※ 引述《mrforget (財去人安樂)》之銘言:
: 小弟我發現台灣九成以上的企業就算賺很多錢,但都會喊窮,
: 然後不肯給底下員工多一點錢,
: 結果之後底下好的人材就跑了,懂作業流程的人也慢慢的跑了。
: 之後一些廠就真的開始沒人了,只能變本加利的在人的方面cost down。
: 惡性循環,
: 然後因為這些企業又跟政府高官與媒體是麻吉,
: 所以就開始放話如何如何,把薪資砍低。
: 然後放話對岸多好,要去對岸,結果因為對岸人事成本比台灣高,又夠敢要,愛跳槽。
: 所以就要全都龜在台灣。
: 有沒台灣企業喜歡惡性循環的八卦。
一個員工對於企業來說,
可以簡化成兩種類型.
1. 開源型 - 這種員工的工作能夠增加營收
2. 節流型 - 這種員工的工作能夠減少成本
前者追求的是可能性, 後者追求的是性價比, 也就是臺灣常說的 C/P 值. 能
夠增加銷量的設計師, 業務, 明星演員, 屬於前者. 工廠的工人, 行政管理,
演屍體的臨時演員, 則屬於後者.
前者需要的是創造, 開創, 冒險, 立功, 以能創造的營收去衡量其價值, 而給
予他們的報酬, 就是看其創造的營收, 如果成功, 則其收入可以增長得很快.
只要他對於企業的營收助益更大. 比方說, 一個業務能夠弄到 80000 的營收,
如果他能弄到的營收增加至 200000, 那就算再給他八萬也是合理的.
這種性質的員工創造消費意欲, 如果消費者買單, 就能增加業績.
前者只要想辦法衝高業績, 要取得高收入是沒問題的.
低薪的員工往往是後者.
相對而言, 後者的價值, 在於他為企業減少了多少成本. 也就是說, 一件事的
成本可能原本是 80000, 某個人的工作導致這個成本降低至 50000, 那麼他的
效益就是 30000, 但無論他怎樣努力, 因為他的效益, 是減少成本, 所以最神
奇也只是將那八萬塊減到零, 也就是八萬價值的效益.
因此, 節流型的員工, 他的效益, 其實受其節流的範圍限制. 如果一個員工處
理的是怎樣壓低一件八萬元的事情的成本, 那只要他的工作範圍不變, 他的薪
水沒辦法合理地超過八萬元.
節流型的員工, 他的收入其實是有天花板的.
他再怎樣厲害, 也不會超越這天花板.
而且這天花板不斷的下降.
隨著科技的進步, 以及工業全球化, 也就是所有東西便宜了, 這些都減少了很
多事情的成本, 這當然令很多東西的價錢都變便宜了, 例如電腦. 例如通訊.
舉個例子, 郵差, 以前郵件是很重要的東西, 但現在很多東西電子化後, 郵差
的需求也減低了.
而很多工作的性質, 剛好就是減低這些部份的成本. 當這些工作本身的工具成
本變便宜後, 做這些工作的人, 收入就會被壓縮, 甚至是失去工作. 即使工作
留下來, 因為能夠減少的成本縮窄了, 那也只好做更多的工作, 並同時減少了
收入.
當臺灣產業本身停滯, 沒有突破, 走不到創新或科技產業上, 那增值的空間就
不多. 營收只有維持或固定, 如果營收難以提升, 那麼企業的利潤, 就變成從
節流當中創造, 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做代工只會薪水越做越低」. 因為他的運
作邏輯從不是怎樣創造更多的消費, 而是怎樣減少生產成本.
這是老掉牙的產業轉型論, 但是也是相當真確的, 只要是節流型的產業, 他最
終也會走向低薪, 因為他本身就是講求怎樣增加 C/P 值, 而當 P 確定不變甚
至降低的時候, 就只能減少 C 了.
產業轉型需要非常有勇氣, 年輕, 敏銳的企業家, 並要有大量的資金去冒那種
高風險(創新當然容易失敗), 臺灣的社會基本上不太能滿足這條件. 沒有好的
產業和舞臺, 人才的力量也無法發揮, 最好的軟體工程師如果生在清朝, 既沒
有電腦也沒有程式可寫, 週遭的社會也不理解只叫他去考科舉, 人才也是有志
難伸的.
突破惡性循環需要很大的勇氣, 以及社會普遍的支持, 因此從本底上改變社會
的觀念和保守風氣, 是要突破的第一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