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讓一些人先富起來」是不是錯了
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2016-05-15 10:41:53
※ 引述《Sinreigensou (神靈幻想)》之銘言:
: 中國經濟起飛是始於改革開放,當初鄧小平說讓一些人先富起來
: 確實讓資本主義進入中國之後,GDP有飛越的成長,不過也造就出嚴重貧富差距
: 如今那些資本家已經吃香喝辣慣了,會靠所謂的政商關係讓他們地位更加穩固
: 商人和政客都是裙帶關係的受益者,在中國要發達只能想辦法進入這個系統,個人努力反而不很重要
: 所以中國窮人很多,人均GDP低得可憐,上層吃香喝辣底層喝湯
: 當初的政策是不是錯了?
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 並不是一個策略, 而是一個口號.
改革開放前, 鄧小平剛接手不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無疑就是有實現共產均
富的承諾, 和任何思想一樣, 裡面有一些教條主義者. 對於任何偏離共產主
義的行為, 都抱著相當的懷疑眼光.
從三十幾年後的今天, 我們都知道所謂改革開放基本上就是接受西方的市場
, 與美國和解共抗蘇聯, 放棄共產主義, 當年共產黨的教條主義者也不是笨
蛋, 也一樣嗅到這樣的味道. 更別說在文革時, 鄧小平被說成是「走資派」
, 毛澤東直接認為鄧小平的思想就是資本主義而不是共產主義. 無論如何,
鄧小平本銻上是個功利主義者, Utiliarianism, 重視效果多過手段.
改革開放, 其實就是加入西方陣營與其經濟體系的一張包裝紙. 只是這件事
情當然非常的敏感, 因為中共在過去三十年, 曾先後在越南和朝鮮半島與美
國交鋒, 長久把美國當成敵人, 而這麼多年的政治運動, 就是要整治資本主
義復辟, 這個政策大轉向可能會觸動巨大的逆鱗, 輕則爭議不斷, 重則內部
分裂.
就我看一些大陸史料, 在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初期, 早期的民眾對於這件事
也不是很有信心, 覺得很可能會朝令夕改, 隨時回復原狀. 這是改革開放初
期的情況, 外面的人也很懷疑, 這個共產主義國家, 要怎樣處理現實正在走
向資本主義, 但黨員都是被教育共產主義思想的矛盾. 怎樣處理國內的議論
與質疑.
在那個時候, 鄧小平就放了很多話, 基本上目標都是同一個: 就是要把這些
政策, 凹成合乎共產主義的思想的, 去對抗那些質疑的想法和言論. 如果用
一個網絡時代的說法: 先射箭再畫靶.
讓一部份人富起來, 以幫助落後地區, 逐步達成共同富裕, 是達到共同富裕
的捷徑, 而先進地區有義務幫助落後地區. 他的目標, 是將貧富分化將會出
現這個現象, 解釋成能合乎最後均富的共產主義, 也就是說, 現在做的事情
也是為了未來能實現共產主義, 而不是背棄了共產主義.
要套用臺灣的例子的話, 大概就是「我加入國民黨是為了實現臺灣獨立」,
這倒不是諷刺, 也真的是有這樣的人, 數量可能還不少.
也說過了「不論黑貓白貓,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 同樣地, 都是用功利主
義壓倒教條主義, 就是只要能增加經濟力量, 就算手段上違背理念, 都是沒
有問題的. 然後就進化至國情特殊論, 就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這些說
法都是為了塞住那些質疑這不是共產主義, 這不是社會主義的人的嘴巴. 去
實現他認為正確的政策.
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 這並不是一個選擇, 而是一個必然, 人類先天在地理
等眾多先天條件就有分野, 文明變得富裕永遠有偏廢, 只能從一角開始, 人
類從沒有任何方法, 可以讓所有地區平均的發展. 中國也不會例外, 只要引
入外資和加入西方市場, 你根本就沒有不是「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的選擇
, 你只有一個選擇.
所以這也不存在對不對的問題, 你只有選擇讓一部份人富起來, 另一個選擇
呢? 是連同那一部份人, 所有人都貧窮.
他是能改善物質生活的, 中國大陸糧食不足時, 需要糧票分配糧票, 但最後
變成不需要糧票, 不穩定的供電也漸漸變成穩定. 各種商品不斷的流入, 大
量資金流入建立了種種工業. 如果你認同, 讓大家吃飽, 不會停電, 這些事
情是目標, 鄧小平的這個策略毫無懸念的, 達成了這目標. 中國大陸人民的
物質生活被大幅的改善.
但是貧窮是一件很吊詭的事情, 改善物質生活, 並不代表不再貧窮, 甚至物
質生活改善反而是一種貧窮. 聽起來很怪異? 但偏偏這是事實.
百多年的慈禧太后, 無疑是非常富裕的, 但她的物質生活, 卻比不上今天我
們一個窮人. 我們今天的百姓, 要負擔一個冰箱裡的冷飲, 開大冷氣, 我們
能吃到的魚應該比慈禧太后更新鮮, 她大概一輩子都沒機會吃到鮭魚刺身這
埗東西, 她很可能沒有衛生的抽水馬桶, 沒有電腦這種方面的資訊工具. 我
們的生活其實應該比她好, 但我們跟她比, 是窮人嗎? 似乎是的.
因為貧窮... 基本上是一種社會階級, 一種心理狀態, 在物質上你可能飽食
, 但是在社會上, 貧窮的你, 朝不保夕, 今天的食飽只是暫時, 明天朝不保
夕, 今天能租的地方, 明天可能交不起租. 為了生活, 每天工作, 辛勤而謹
慎的儲下相當部份的收入, 預備哪一天沒有了收入.
這種長期憂慮的生活, 才是貧窮, 他每天吃飽, 吹冷氣, 也可以是貧窮. 因
為貧窮的本質, 在於沒有保障下的不安感, 貧窮是保障不了明天. 他不是絕
對物質生活的有無. 他更像是今天擁有的生活, 明天有很大可能會消失.
哪怕有一天, 我們乘太空船旅遊星際, 像今天乘巴士一樣容易負擔, 衣服能
像叮噹一樣拿個法寶就能變出來, 人人透過科技長生不老, 這世界還是會有
窮人, 即使這些是今天的富豪夢想也得不到的生活. 就算你長生不老, 比你
階級好的人, 迫使你在長生不老的人生中, 還是被迫每天工作十二小時才能
夠免於飢寒, 你不覺得自己其實還是窮人嗎?
當一部份人富起來, 他們的權力和影響力也增加, 他們的權力索價也會更高
, 例如同樣的房子, 他向你索取更高的房租. 而你也必須為了交這房租, 做
更多的工作, 做更多你不願意做的事情. 甚至他們會利用政治和法律, 控告
你, 取去你的權利和自由, 更多的財富也代表更強力更徹底的壓迫. 他們有
更大的力量, 去剝奪你已有的東西. 就像人類的科技越進步, 戰爭的殺傷力
也會提升一樣, 財富並不單單增加了令人幸福的事情, 也增強了傷害與禁制
人類的力量.
人類的富裕到頭來還是人類創造的, 我們每天能吃的東西變豐富, 也代表我
們有更長的工作時間, 更多的規律生活, 更少的自主. 在遠古時代的孩子,
他可能不夠我們吃得營養, 但可能自由自在活得快樂. 今天我們吃得比他們
營養, 但我們的代價是必須上學十二小時之後再上補習班. 物質生活改善,
並不是沒有代價的.
同理地, 鄧小平先讓一部份富起來, 也改善了大部份人的生活, 卻沒有做到
令「所有人都富起來」, 因為當物質生活改善, 反而創造了窮人, 不患貧而
患不均, 之所以有貧窮感, 正是因為你並不是那富起來的一部份人.
所以, 他其實是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 再改善大部份人的生活, 但最終並不
會令所有人富起來, 而先富起來的人, 也害怕因為窮人的挑戰而不再富裕,
就會開始設下重重的妨礙, 社會也會越來越走向不公平. 最終產生了貧富懸
殊的社會, 產生了失地的平民, 產生了富人欺負窮人, 產生了裙帶關係連結
的富人俱樂部, 他讓你物質上能溫飽, 階級上卻更為剝削, 生活更不自由和
更看不到希望.
值不值得, 對不對, 就看你覺得人類應該怎樣生活, 人類追求了溫飽, 但接
下來可以是受盡屈辱的生活, 再因為溫飽後勉強組織了家庭, 在收入支撐不
了下, 又失去了溫飽. 在繁忙的工作以及照顧下一代中, 也沒甚麼幸福的人
生, 吃飽只是為了工作, 工作只是為了下一代, 剩下的只有殘破變形老化的
身體, 這也是大部份現代平民的寫照.
鄧小平是把中國大陸的社會, 使力帶進了這階段, 然後就功成身退, 接下來
怎樣走, 那是另一個問題. 只要他這樣做, 就必然會有暴發戶, 必然會有恃
財欺人的小人得志, 必然會有底層的人走進不見天日的工廠, 礦坑裡, 喪失
健康活過一生, 必然會有農民因為種種原地失去了土地, 必然會有麻木不仁
把工業化視為唯一道理, 迷信能夠把全世界都帶進工業化生活的人.
臺灣和香港在這階段時, 不也是這樣的人, 看看我們的上兩代? 只要走到這
一步就會觸發這些事情, 避免不了的.
他能做到這樣已經是極限, 你要他再想他身後的社會會怎樣發展, 那其實也
沒甚麼道理, 鄧小平也不過一介人類. 去到某步停下來, 面對這貧富兩極的
社會, 會怎樣發展? 可能是社會變得更溫和, 有錢人願意主動的幫助平民,
無能無德的有錢人會變回平民, 平民有大量機會成為有錢人, 而窮人的生活
也不會太差. 問題是面對貧富兩極這件事, 我們是決心去處理他, 還是決心
去接受他, 每個社會都會面對這階段: 法國因此而變成了一週只工作 35 小
時, 北歐變成了人不論是否工作都有基本收入, 菲律賓就索性承認人的階級
是不可改變的, 任由這件事繼續兩極下去.
他可能真的走向理想共產主義, 均富, 平等, 自由與正義. 也可能只是退化
成一個階級分明, 裙帶勝過一切的官僚帝國. 也許變成一個把所有的社會不
公不滿, 寄情於遷怒他人的法西斯主義國家.
無論如何, 先讓一部份人富起來, 是不會直接導致所有人都富起來的. 但不
這樣做, 也只會全部人貧窮而已. 不過, 他的目標怕且也只是想要達到這樣
的結局, 故此對他而言這不是錯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